欢迎来到洛阳晶顺铜业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晶顺学堂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晶顺学堂

好文解析,熔炼过程中影响氧化烧损的因素及降低氧化烧损的方法

发布时间:2021-11-23点击:5266

熔炼过程中金属因氧化而造成的损失称为氧化烧损,其程度取决于金属氧化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条件,即与金属和氧化物的性质、熔炼温度、炉气性质、炉料状态、熔炉结构以及操作方法等因素有关。

1、金属与氧化物性质:纯金属的烧损大小取决于金属与氧的亲和力和金属表面氧化膜性质。金属与氧的亲和力大,且其氧化膜呈疏松多孔状,则其氧化烧损大CUO属于亲和力中等,但其强度较小,且线膨胀系数与金属的差异大,在加热或冷却时会产生分层、断裂而脱落;CU2O在熔炼温度下呈液态或是可溶性的。

合金的氧化烧损程度因加入合金元素而异。与氧的亲和力较大的表面活性元素多优先氧化,或与基体金属同时氧化。黄铜中加铝和稀土,镍合金中加铝和铈,均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铜合金中的铁、镍、铅等,一般不会促进氧化,本身也不会明显氧化

image.png

2、熔炼温度:在温度不太高时,金属的氧化多遵循直线规律,高温时多遵循抛物线规律。因为温度高时扩散传质系数增大,氧化膜强度降低,加之氧化膜与金属的线膨胀系数有差异,因而氧化膜易破裂。有时因为氧化膜本身的溶解、熔化或挥发而使其失去保护作用。

3、炉气性质:炉气的性质根据所用炉型及结构、热源或燃料燃烧程度的不同,炉气中往往含有各种不同比例的氧气、水气、二氧化碳、氢气等气体,从本质上讲,炉气的性质取决于该炉气平衡体系中氧的分压与金属氧化物在该条件下的分解压的相对大小。例如在熔沟式低频感应炉内熔炼无氧铜时,加入活性木炭覆盖、严闭炉盖,就可以使铜的氧化烧损减到***小。因为在弱的氧化气氛中,氧的浓度小,铜的氧化速度很慢。

4、生产实践表明,使用不同类型的熔炉时,金属的氧化烧损程度有很大差异,因为不同炉型,其熔池形状、面积和加热方式不同。搅拌、扒渣等操作方法不合理时,易把熔体表面的保护性氧化膜搅破而增加金属的氧化烧损。 

降低氧化烧损的方法:

主要是从熔炼设备和熔炼工艺两方面考虑。

A.选择合理的炉型,尽量选择熔池面积较小,加热速度快的熔炉,目前广泛使用的工频和中频炉。

B.采用合理的加料顺序和炉料的处理工艺,易氧化烧损的炉料应加在炉下层或待其他炉料熔化后再加入到熔体中,也可以中间合金形式加入,碎屑应重熔或压成高密度料包使用。

C.采用覆盖剂或精炼剂,装炉时在炉料表面撒上一薄层熔剂覆盖,也可减少氧化烧损。易氧化的金属和各种金属碎屑应该在熔剂覆盖下熔化、精炼。

D.正确控制炉温,在保证金属熔体流动性及精炼工艺要求的条件下,应适当控制熔体温度,通常,炉料熔化前宜用高温快速加热和熔化,炉料熔化后应调控炉温,勿使熔体强烈过热。

E.正确控制炉气性质,对于氧化精炼的紫铜极易吸氢的合金,应采用氧化性炉气,在紫铜熔炼的还原阶段及无氧铜熔炼时,应用还原性炉气,并且用还原剂还原基体金属氧化物,所以活性难熔金属,只能在保护性气氛或真空条件下进行熔炼。

F.合理的操作方法,在熔炼含铝、硅的青铜时,应注意操作方法,避免频繁搅拌,以保持氧化膜完整,这样即使不使用覆盖剂保护,也可有效降低氧化烧损。

来源:铜合金熔铸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图片和文字来源于网络收集整理,仅供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我站观点。本站将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18638867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