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冶炼中,什么叫冷料,以及怎么分类?
发布时间:2024-12-30点击:1287
在铜冶炼中,冷料是相对于熔炼炉内高温熔体而言,温度较低的铜原料或含铜物料。冷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调节炉内的温度、气氛和熔体成分,有助于稳定熔炼过程,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冷料可分为四类:
一、返料类包括精炼渣、阳极泥、熔炼渣选矿回收料等。
精炼渣,是指铜精炼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其中仍含有一定量的铜及其他有价金属,如金、银等,需要返回熔炼炉进一步处理回收。
阳极泥,是指在电解精炼铜时,阳极板上的不溶性杂质沉淀形成的泥状物,富含金、银、铂等贵金属及部分铜,是重要的有价物料,通常会进行专门处理后再作为冷料回炉。
熔炼渣选矿回收料,是指铜熔炼过程中产生的炉渣,经过选矿等工艺回收其中的铜精矿后,作为冷料返回熔炼炉。
二、废杂铜类
包括废旧电线电缆、报废铜设备及零部件等。
废旧电线电缆,是废杂铜的主要来源之一,其铜含量较高,通常在90%以上,但可能伴有塑料、橡胶等绝缘外皮,需要进行预处理去除杂质后作为冷料使用。
报废铜设备及零部件,如废弃的铜质电机、变压器、管道、阀门等,成分相对复杂,除铜外还可能含有铁、铝、锡等其他金属,需经过拆解、分类等处理后才能加入熔炼炉。
三、外购铜原料类包括低品位铜精矿、氧化铜矿等。
低品位铜精矿,是指从外部矿山采购的铜品位相对较低的铜精矿,在入炉前其温度较低,属于冷料范畴。
而氧化铜矿,是指一些氧化铜矿经选矿等处理后得到的含铜物料,也可作为冷料加入铜冶炼流程。
四、粗铜类主要是指吹炼粗铜,由铜锍经过吹炼得到的粗铜,在进一步精炼之前,其温度相对较低,可作为冷料返回精炼炉或其他熔炼设备进行再次处理。
综上,温度低是冷料***显著的特点,其温度通常远低于熔炼炉内的高温熔体,一般在常温至几百摄氏度之间。冷料除了主要的铜元素外,还含有多种杂质元素,如铁、铅、锌、锡、金、银等,不同来源的冷料成分差异较大。冷料外形上有块状、粉状、粒状、片状等多种形态,如废杂铜可能是块状的报废设备,也可能是粉状的铜屑;外购铜精矿通常是粒状或粉状……
通过将冷料加入铜冶炼流程,一方面,可有效回收其中的铜及其他有价金属,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
另一方面,利用一些低成本的冷料,如废杂铜和低品位铜精矿等,可以降低对高品位铜精矿的依赖,从而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
介绍完冷料种类和作用,那么,在铜冶炼中,冷料的加入比例一般是多少呢?
没有固定比例!通常在20%至50%左右,会因多种因素而有所差异。
首先,看四种工艺加冷料的差别:
一、如果采用闪速熔炼工艺,一般冷料加入比例相对较低,通常在20%至30%左右。这是因为闪速熔炼要求入炉物料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均匀性,以确保反应的***进行,过多冷料加入可能会影响炉内的热平衡和反应稳定性。
二、如果是采用艾萨熔炼和澳斯麦特熔炼工艺,那么,对冷料的适应性相对较强,冷料加入比例可在30%至40%左右。其顶吹的方式使得冷料能够在熔池中较好地混合和反应,但比例过高也会带来一些问题。
三、如果是采用传统鼓风炉熔炼工艺,那冷料加入比例通常在30%至50%左右,由于鼓风炉的熔炼过程相对较为稳定,对冷料的包容度稍高一些。
加冷料除了工艺上的区别外,如果铜精矿品位高、杂质少,冷料加入比例可适当提高。比如,铜精矿品位在30%以上时,冷料比例可达40%至50%;而如果铜精矿品位较低,为了保证熔炼效果和产品质量,冷料比例可能控制在20%至30%。
当然了,冷料本身的品质也是很重要的,返料和废杂铜等冷料的纯度、粒度、成分均匀性等因素也会影响其加入比例。品质较好、成分稳定的冷料,加入比例可相对高一些,反之则要降低比例。
***后,其实就是看企业的设备状况和生产目标了。
大容量的熔炉对冷料的承受能力相对较强,冷料加入比例可适当提高。比如大型闪速炉的冷料比例可能达到30%左右,而小型熔炉可能只能承受20%左右的冷料。
而新炉衬或状况良好的炉衬在一定程度上可允许较高比例的冷料加入,若炉衬老化或受损的情况下,为了减少对炉衬的损害,冷料比例可能需要控制在较低水平,如20%至30%。
总而言之,一般在设备允许、原料条件合适的情况下,可适当提高冷料加入比例,以增加原料处理量,提高铜的产量。此时冷料比例可能接近50%。
但如果对铜产品的质量要求较高,如生产高纯铜,冷料加入比例通常会控制得较低,一般在20%至30%左右,以减少杂质的带入,确保产品质量。
文章来源:网络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图片和文字来源于网络收集整理,仅供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我站观点。本站将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