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洛阳晶顺铜业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晶顺学堂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晶顺学堂

关于“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能源、电力重点

发布时间:2021-03-15点击:2877

2021年3月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根据会议议程,大会审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以下简称“纲要草案”)。小编从142页的纲要草案中统计出了有关能源电力的25个发展方向及上百个重点项目,以飨读者!

142页纲要草案中的能源电力重点:

1.关键指标 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13.5% 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8% 能源综合生产能力>46亿吨标准煤

2.清洁能源基地(水电/风光/多能互补等)

风电光伏 加快发展非化石能源,坚持集中式和分布式并举,大力提升风电、光伏发电规模,加快发展东中部分布式能源,有序发展海上风电…建设一批多能互补的清洁能源基地,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提高到20%左右。

水电 加快西南水电基地建设; 重点项目: 建设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基地。建设金沙江上下游、雅砻江流域、黄河上游和几字湾、河西走廊、新疆、冀北、松辽等清洁能源基地,建设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山东等海上风电基地。十四五”大型清洁能源基地布局示意图 摘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

3.核电 推进…核电机组关键部件…等研发应用。安全稳妥推动沿海核电建设。 核电运行装机容量达到7000万千瓦。 重点项目: 建成华龙一号、国和一号、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积极有序推进沿海三代核电建设。 推动模块式小型堆、60万千瓦级商用高温气冷堆、海上浮动式核动力平台等先进堆型示范。 建设核电站中低放废物处置场,建设乏燃料后处理厂。 开展山东海阳等核能综合利用示范。

4.火电&煤炭 推动煤炭生产向资源富集地区集中,合理控制煤电建设规模和发展节奏,推进以电代煤。 合理控制煤炭开发强度,推进能源资源一体化开发利用,加强矿山生态修复。 推动煤炭等化石能源清洁***利用…。 推进煤电灵活性改造。

5.电网 提高特高压输电通道利用率。 加快电网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和智能微电网建设,提高电力系统互补互济和智能调节能力,加强源网荷储衔接,提升清洁能源消纳和存储能力,提升向边远地区输配电能力; …推进农村供水工程建设,升级改造农村电网…。

重点项目: 建设白鹤滩至华东、金沙江上游外送等特高压输电通道,实施闽粤联网、川渝特高压交流工程。 研究论证陇东至山东、哈密至重庆等特高压输电通道。

6.市场化改革 推进能源…等行业竞争性环节市场化改革,放开竞争性业务准入,进一步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加强对自然垄断业务的监管。

7.电力市场 允许制造业企业全部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

8.储能&氢能 加快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和新型储能技术规模化应用。 在…氢能与储能等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谋划布局一批未来产业。 围绕…工业互联网、储能等重点领域,布局建设一批国家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和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100个高水平、***化、开放型产教融合实训基地。 重点项目: 建设桐城、磐安、泰安二期、浑源、庄河、安化、贵阳、南宁等抽水蓄能电站,实施电化学、压缩空气、飞轮等储能示范项目。 开展黄河梯级电站大型储能项目研究。

9.新能源汽车 突破新能源汽车高安全动力电池、***驱动电机、高性能动力系统等关键技术,加快研发智能(网联)汽车基础技术平台及软硬件系统、线控底盘和智能终端等关键部件。

10.充电桩 加快推进城市更新……积极扩建新建停车场、充电桩。

11.碳排放&碳达峰 落实2030年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 完善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 实施以碳强度控制为主、碳排放总量控制为辅的制度,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率先达到碳排放峰值。 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安全***利用,深入推进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低碳转型。 加大甲wan、氢氟碳化物、全氟化碳等其他温室气体控制力度。 锚定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 …推进排污权、用能权、用水权、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

12.碳捕集 实施重大节能低碳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开展近零能耗建筑、近零碳排放、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等重大项目示范。

13.垃圾焚烧 加快垃圾焚烧设施建设,城市生活垃圾日清运量超过300吨地区实现原生垃圾零填埋,开展小型生活垃圾焚烧设施建设试点。

14.生物能源 推动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融合创新,加快发展…生物能源等产业,做大做强生物经济。

15.地热能 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地热能。

16.油气 有序放开油气勘探开发市场准入,加快深海、深层和非常规油气资源利用,推动油气增储上产。 完善煤炭跨区域运输通道和集疏运体系,加快建设天然气主干管道,完善油气互联互通网络。 重点项目: 新建中俄东线境内段、川气东送二线等油气管道。建设石油储备重大工程。… 加强四川、鄂尔多斯、塔里木、准噶尔等重点盆地油气勘探开发,稳定渤海湾、松辽盆地老油区产量,建设川渝天然气生产基地。 推进山西沁水盆地、鄂尔多斯东缘煤层气和川南、鄂西、云贵地区页岩气勘探开发,推进页岩油勘探开发。 开展南海等地区天然气水合物试采。 稳妥推进内蒙古鄂尔多斯、陕西榆林、山西晋北、新疆准东、新疆哈密等煤制油气战略基地建设,建立产能和技术储备。 建设上海重型燃气轮机试验电站。

17.能源安全 坚持立足国内、补齐短板、多元保障、强化储备,完善产供储销体系,增强能源持续稳定供应和风险管控能力,实现煤炭供应安全兜底、油气核心需求依靠自保、电力供应稳定可靠。 夯实国内产量基础,保持原油和天然气稳产增产,做好煤制油气战略基地规划布局和管控。 扩大油气储备规模,健全政府储备和企业社会责任储备有机结合、互为补充的油气储备体系。 加强煤炭储备能力建设。完善能源风险应急管控体系,加强重点城市和用户电力供应保障,强化重要能源设施、能源网络安全防护。 多元拓展油气进口来源,维护战略通道和关键节点安全。 培育以我为主的交易中心和定价机制,积极推进本币结算。加强战略性矿产资源规划管控,提升储备安全保障能力,实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 布局一批坚强局部电网,建设本地支撑电源和重要用户应急保安电源。 建设电力应急指挥系统、大型水电站安全和应急管理平台。 构建电力行业网络安全仿真验证环境和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平台。

18.能源*** 深入推进山西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和能源***综合改革试点。

19.绿色经济 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推动绿色转型实现积极发展。 壮大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生态环境…等产业,推广合同能源管理…等服务模式。 推动城市公交和物流配送车辆电动化。

20.能源供给 推进能源***,建设清洁低碳、安全***的能源体系,提高能源供给保障能力。 优化能源开发布局和运输格局,加强能源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基地建设,提升国内能源供给保障水平。

21.电力装备 立足产业规模优势、配套优势和部分领域先发优势,巩固提升高铁、电力装备、新能源、船舶等领域全产业链竞争力,从符合未来产业变革方向的整机产品入手打造战略性全局性产业链。 重点项目: 建设…***低碳燃气轮机试验装置…等。

22.能源供给 推进能源***,建设清洁低碳、安全***的能源体系,提高能源供给保障能力。 优化能源开发布局和运输格局,加强能源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基地建设,提升国内能源供给保障水平。

23.电力装备 立足产业规模优势、配套优势和部分领域先发优势,巩固提升高铁、电力装备、新能源、船舶等领域全产业链竞争力,从符合未来产业变革方向的整机产品入手打造战略性全局性产业链。 重点项目: 建设…***低碳燃气轮机试验装置…等。

24.大数据中心 坚持节能优先方针,深化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和公共机构节能,推动5G、大数据中心等新兴领域能效提升,强化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实施能量系统优化、节能技术改造等重点工程,加快能耗限额、产品设备能效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 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强化算力统筹智能调度,建设若干国家枢纽节点和大数据中心集群,建设E级和10E级超级计算中心。

25.智慧能源&源网荷储&多能互补 构建基于5G的应用场景和产业生态,在智能交通、智慧物流、智慧能源、智慧医疗等重点领域开展试点示范。 重点项目: 推动煤矿、油气田、电厂等智能化升级,开展用能信息广泛采集、能效在线分析,实现源网荷储互动、多能协同互补、用能需求智能调控。 在纲要草案中,我们发现,未来我国 01对非化石能源是“加快发展”的态度; 02对风光是“大力提升”,对海上风电是“有序发展”的态度; 03对沿海核电是“安全稳妥推动建设”的态度; 04对特高压是提高通道利用率的态度; 05对地热能是“因地制宜开发利用”的态度...... 与“3060”目标提出后以及今年多个政府文件和国家表态相符的是,纲要草案也透露着在合理控制煤电规模的同时,大力发电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的态度。不过,纲要草案更细致地指出了要加快发展东中部分布式能源、有序发展海上风电、加快西南水电基地建设,建设一批多能互补的清洁能源基地。如今,纳入纲要草案规划的水电、海上风电等清洁能源基地以有10余个。

此外,近年来发展势头强劲的储能、氢能行业也写进了纲要草案中!值得一提的是,纲要草案更提出要围绕储能等重点领域,布局建设一批国家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和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从近两年教育部的审批情况来看,我国已有多所大学新增储能相关本科***获得通过。俗称电力人“黄埔军校”的华北电力大学就已新增“储能科学与工程***”本科***成功,未来它也将输送更多的精英为我国储能行业的发展做建设。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图片和文字来源于网络收集整理,仅供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我站观点。本站将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18638867822